Britain·威廉希尔(williamhill)唯一官方网站



行业新闻

医改大事记

2009-02-03

1阶段

1980年代给政策不给钱

1985年被称为医改元年,这一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对卫生医疗机构实行放权、让利、搞活,实行鼓励创收和自我发展的政策;改革收费制度。

由于医疗机构创收动力趋强,政府卫生投入比重下降,居民医疗费用快速上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日渐显现。并开始出现医生走穴、药方里开出电饭煲等现象,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

2阶段

1990年代大争论

1992年春,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各行业提出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 1992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此后,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涌现。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争论更加激烈。

1996年底全国卫生工作大会,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1998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全国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阶段

2000年产权改革

20002月,国务院公布了数易其稿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等。宿迁、萧山出售了全部乡镇卫生院。

20002月《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这是医改的指导性文件。

2000年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上提出,要把医院分为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提出医药分家。

2000年国家计委印发了《关于改革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放开大部分药品价格。

4阶段

2005年突然变奏

2003SARS暴露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国家开始在农村推行合作医疗,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自愿参加,重在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20059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报告,认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报告产生强烈反响。

20069月国务院成立11个部委参加的医改协调小组,新一轮医改启动。

2006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目标。

5阶段

2007年至今最后冲刺

2007年,卫生部长陈竺表示,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2007年医改协调小组委托北大、WHO等组织研究医改方案。前后共有9个机构提交了各自方案。

2007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试点推行覆盖全部城镇居民的医保制度。

200810月,新医改方案正式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

2009121日,国务院通过医改方案。



XML 地图